English

《东方》

1998-05-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店刊一词当然是我杜撰,但不用这个名字也不知用什么好,因为在中国尚无此类刊物。在日本一些大的书店往往有自己的定期出版物,一方面是刊登该店出售书的目录,另一方面又约请一些学者撰写有关的文章介绍某些学术著作。像《汲古》就是一份颇有学术性的店刊,为汲古书院所编,其专门程度可以说至少是供研究生以上的人阅读的。《东方》则不同,比较普及,而且篇幅也较小,但不失其学术性。

东方书店是日本出售有关中国学书籍的专门书店,本店在东京,另有分店在大阪。该店所出售的书有中文,有日文,有西文,但都与中国有关。中文书有内地出版有港台出版,但以内地出版为大宗。为了广开业务,该店从1975年9月开始,就创刊了《东方》,起初是不定期,第二期与创刊号之间隔了一年,而后慢慢缩短为半年,三个月,二个月,1983年6月起终成月刊,到1997年3月为止,已经出了205期。起先连封面也没有,四年以后,才有了封面,现在则装帧古雅大方,每一期封面是一种秦汉瓦当,衬以素色底,很耐看。起先只是薄薄的一小本,现在每期都有64页,俨然一本正式的杂志模样。

《东方》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东方书店的日趋兴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际汉学界的不断繁荣,更反映了八十年代以后内地学术著作出版的快速上涨的势头。该刊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一般性文章,其中也许有学人介绍,有悼念文章,有中国典籍介绍(如中国的性爱文献已经连载了11期);二是书评,全都是对具体的某一本书的评论,其中多有可观之文,如第204期有一篇文章评介了《三重县公藏汉籍目录》一书,使读者即使看不到该书,也大略知道日本这样一个普通的县,竟藏有近三千部汉籍与准汉籍,其中有些是相当重要,甚至是稀见的,如日本钞本的《坤舆万国全图》。

三是图书情报,实即书目。这其实是该刊最要紧的内容,但却放在最后,而且是要倒过来读,亦即从该刊的最后一页往前看。这部分内容又分成几类。第一类是已到新书,内中又分总记、思想文化民俗、政治社会经济、考古历史、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旅游、中医药及其他等小类。第二类是将到新书(小类同上),最近几期都加上一句话,大意是近来中国出版物印数大幅减少,请预约,否则恐怕无货。这一方面是事实,另方面也是生意眼,以免积压或缺货。以上两类目录很有用,刚出将出的重要的中文学术著作都网罗其中了,甚至连国内不由书店经售的书,如《静晤室日记》也打进网里。一本书只占一行,看起来很快。而且书的开本页数出版社定价各要素,无一或缺。论文集甚至还列出其中几篇重要文章的名目来,让读者心里有底。这样的目录让人一目了然,比看国内各种各样的书目快捷得多。第三类是日文的汉学新书,这部分书虽然有用,但价钱很贵,我们自然不会问津,不过藉此了解日本汉学动态,却是一个好窗口。

第四类是旧书、数量很少的书和二手书。这里旧书是指未被使用过但出版时间已长的书,与我们的概念不同,我们的旧书其实是二手书。这部分目录也很有用,笔者就发现去年九月份一期载有台湾出版的一部《综合闽南台湾语基本字典初稿》,厚达一千八百页,上下两册精装,售价只要(这里“只要”是对比台湾与日本书价而言,绝不是我腰缠万贯)5200日圆,虽然贵,但于我有用,而且比起不久以前国内出版的《颜惠庆日记》(三册精装400元人民币)来说,一点不贵。于是托一位日本朋友买了来。据那位朋友转述书店的话说,该书原定价14400日圆,因为该买的人都买了,只剩下一部,特别打折的。我相信这句话,因为该书原价是新台币1600元,而且是1987年的定价。不过我们的新书店恐怕没有这样的机制,卖不出去就摆着,摆到那天算那天。最后一类书是有关亚洲的西文书,为了日本读者方便,除了原书名外,还附有日文译名。于我们而言,这当然也是作为信息看,因为西文书也很贵。

除了三大部分内容,还有些花边,如中文书与日文书两种排行榜,如小栏目贩书随录,也都有可观之处。譬如我看到有一期排行榜上排在第十位的是三秦出版社的《全唐文政治经济资料汇编》,而我竟不知有此书,急忙托人代购。还有一期排在首位的是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辛德勇一本很冷僻的历史地理专著,令人大吃一惊,这本书过于专门,在国内无论什么时候也上不了排行榜的,惶论首位,可是东方书店在那一个月里却卖了个首位,由此或可依稀看出日本汉学者的学术取向。贩书随录里有时有些小趣闻,如某期所载是《广东话的风景》,举了不少粤方言的花絮,说“一三五七九”在粤语里是无伤(谐音无双),也就没事的意思,说石野太郎就是食口野太郎的谐音,描摹狼吞虎咽的样子。由粤方言又引申到上海话,北京话,甚至说北京复兴饭店因汉语拼音与英语的禁忌词相近,而改名燕京饭店。最终目的却是推荐《广东语の风景——中国语方言の多彩世界》这本书。

最后,还应该提到日本同行似乎并非冤家,据我的经验,在日本买书,这家书店买不到的话,店家多半会主动告诉你,哪一家书店有卖的。东方书店虽然是专门经营中国书的书店,但它似乎不想一手遮天,甚至还对到中国去的日本学者提供方便,在第200期纪念号上,特意登载了北京所有书店的地址,而且附有地图。这些书店多达489家,详细到如西直门图书音像城里的每个小门面,恐怕北京人也未必了解得这如此彻底。而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坏自己的生意,让你能在北京自己一家一家去逛,买到既合适又远比在东方书店便宜的中文书。真是不可思议。

除了东方书店这本《东方》外,另一家出售中文书的大户是内山书店,他们也有自己的店刊,叫做《中国图书》,也有看头。我想中国的大书店不少,远比东方、内山、汲古都大,为什么不也办一份自己的店刊呢?只要定价合理,内容丰富,肯定会有读者的。顺便说说,《东方》每期售价110日圆,恰好是一听饮料的钱。如果订阅,一年12期却只要500圆。你说读者会怎么做,一期一期买,还是一年一年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